作者:李裕光

  她的全名是玛丽亚·蒙特梭利(Maria Montessori)。她是意大利第一个进入医学院的女生,她曾经在她父亲面前发誓不当老师,最终却放下人人称羡的医生行业,当起幼儿园老师,但却因创始了独特的教学法,成为闻名世界的老师,甚至三次被提名为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。

  她说:”人生是迂回而来的。”正是她生涯的写照。她在教育上的理念也是一种迂回的思想。她从不主张直接教孩子知识,而是旁敲侧击的为孩子准备环境、储备他的能力,一旦时机成熟。儿童之家的孩子自己产生”爆发性的写字”、”爆发性的阅读”现象,就是由于”间接预备”的原则。

她于公元一八七零年出生在意大利的安科纳(Ancona),父亲曾经从军,具有权威性人格。母亲出自书香世家,是一知书达礼的女性。(舅舅是一大学教授)。她深谙管教原则。有一次他们全家出外回来,玛丽亚吵着肚子饿要吃东西,她母亲正在厨房准备食物,要她忍耐一会儿,但玛丽亚仍吵闹不体,她母亲只好从橱柜里拿出一块发霉的面包说:”如果你不愿意等,就吃这个!”玛丽亚只好闭嘴。

  在五岁时他们举家迁到罗马,小学毕业将入中学时,她父亲希望她选择师范学校,以便将来从事教书的工作,作老师是当时女性高尚的职业。也许她厌恶传统学校教学的方式,对老师的角色没有好感,所以抵死不从。反而立志要当工程师,所以父女间就起了严重的争执。但由于母亲的体谅与支持,玛丽亚进入了米开兰基罗工技学校就读。但在行将毕业时,她的兴趣又转移到生物方面。由于她的数理与整体成绩都十分优秀,所以她决志要申请医学院。但当时的传统只有男生才能进入医学院,坚毅的个性使她决定力争到底。甚至亲自求见教育部长均无结果。最终获得教皇的支持才如愿以偿。

  在医学院求学之路仍然坎坷,由于违逆父亲意志在先,所以父亲拒绝和她说话,想从他那儿获得学费自是不可能的事,所幸母亲总是支持她,支助她部分学费,不足的部分则靠她自己担任家教赚取。更难过的是男同学的歧视与排挤,使她必须一个人独自在夜间进行人体解剖课程,凡此种种无法详述,却练就了她坚忍的性格。

  医学院毕业后,玛丽亚分发到精神医学的儿童心智部门工作,这一步使她踏进了命中注定的门坎。当她一一查访精神病童的病房,不仅激起她的同情心,也使她发现一线曙光。她认为有心智发展问题的儿童光是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,还必须从教育方面着手。

  她经常发表矫治儿童心智方面的论文与演说,在一九零一年接受意大利政府委托担任国立启智学校校长。她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,一面研读法国两位医生伊塔(Itard)与赛根(Seguin)以往的治疗记录与心得报告,一面与老师们一同研制教具帮助孩子学习。两年后这些发展迟缓的孩子,竟然能通过全国的小学会考,而有些智能正常的孩子竟然被淘汰。

此后,玛丽亚蒙特梭利女士离开启智学校,继续到罗马大学进修人类学、哲学、心里学等科目,对人性与教育问题做更深入研究。直到一九零七年接受委托开办儿童之家,终有机会将她的理想应用在正常儿童身上。

本文发表于

中国幼儿教育周刊 第1 2 6期 

安科纳国际认证专家讲座

玛丽亚·蒙特梭利是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