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裕光

  在罗马贫民窟一群又脏又野的孩子,经过一位名为蒙特梭利的女医师几个月的调教后,变成一群干净、可爱、又热衷学习的小天使,这就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由来。

  这故事发生在公元一九零七年左右,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辖下圣罗伦佐区(the SanLorenzo quarter)贫民的公寓,居民中有不少是无业游民,甚至是出狱不久的管训人犯,言语粗俗、举止粗暴,犯罪事件层出不穷。孩子们也四处游荡,大的作奸犯科,小的则任意破坏、污损环境,到处涂鸭、随地大小便,建筑商每年得花费大笔经费做修缮维护的工作,使他们伤透脑筋。为着重新整顿公寓大楼的环境,建筑商开始进行一项计划来改善居住的质量与企业的形象,计划的一部份就是设置托育所来安置这些无所事事的孩子们。

  故事的主角玛丽亚-蒙特梭利在当时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女医生,因着对妇女及儿童的社会福利问题十分关注,她竟然答应建商的邀请,放下她部分行医的时间,来主持、照管这小区的儿童托育所。她为这创新的机构命名为casa dei bambini,意大利文为”儿童之家”的意思。就在公元一九零七年的元月六日,这所儿童之家正式开幕了,来了五十几个衣衫蓝缕、呆若木鸡、甚至脸上还挂着鼻涕的孩子们。在有限的经费支持下,她仍设法依照孩子的身材尺寸制作了一些简单的桌椅家具,然后搬来一些老旧的橱柜放置教材、教具、或玩具等物品。在这里孩子们觉得受到尊重。不像以往其它成人对待他们的方式,不是斥责就是打骂。教室中有各式的教具吸引他们,让他们有事做,小手忙个不停。

  孩子们一天天的脱胎换骨。甚至还传出了自发性的”书写的爆发”及”阅读的爆发”。儿童之家奇迹似的成就经过媒体报导后,引起意大利全国甚至国际的瞩目。有位阿根廷驻意大利大使,起初怀疑新闻记者的报导,认为有夸大之嫌,打算私下一探究竟。于是他未知会任何人,采取闪电式的造访。就因事前的保密到家,连那一天是国定假日也未注意。他与陪同人员到了儿童之家门口果然吃了闭门羹,感到十分懊恼与失望。这时走过来一个儿童之家的孩子,很礼貌的问他们找谁?当他们说明原委之后,那孩子反而安慰他们,叫他们不必失望。他立刻找管理员来开门,然后上上下下在公寓中呼朋引伴的,不一会儿孩子们几乎全部到齐了。只有老师(保育员)缺席,而蒙特梭利本人当时可能还在医院门诊看病人。但孩子们却一个个正襟危坐地开始工作起来,带着认真且愉快的表情,忙碌地在教室中穿梭着,教室充满着和谐与蓬勃的朝气。这下让阿根廷大使看得目瞪口呆,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
  一年半以后,蒙特梭利女士在一位男爵夫人的怂恿之下,将他的教学法写成文字出版,一九一二年又发行英语译本,使他的教学法更为广传,在广大市场(儿童之家)需求之下,他也在意大利开始了师资训练,英国、美国、甚至澳洲都有人不辞千里渡海而来取经。在他一九五二年辞世时,蒙特梭利教学法已发展到中学阶段,向下也延伸到零至三岁的教育。在目前欧美与日本等先进国家,蒙特梭利学校几乎是高质量学校的表号。 

本文发表于

中国幼儿教育周刊 第1 2 2期

安科纳国际认证专家讲座

蒙特梭利教学法的由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