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裕光

  感性与理性之争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课题,在 哲学的知识论里讨论到知识的来源或获得知识的方法时,两派的哲学家就争论不休。主张感官重要性的代表人物是经验主义大师、英国的洛克;而主张理性重要的代表人物则是法国理性主义大师笛卡尔。前者认为感官是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,透过感官获得的经验才是直接、清晰且具体的知识,凭空冥想是不切实际的;而后者认为理性才是获得知识的主要工具,因为感官经验是短暂、肤浅的,甚至有可能被它欺骗。孔夫子说:“学而不思则殆,思而不学则罔”,此处的“学”应具有接受新的感官刺激与信息的意义。所以我们如果从中庸的观点来看,事实上“学”与“思”这两者都是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。

  在十九世纪以前感觉教育与知识的讨论尚属于哲学的范畴,十九世纪以后因特殊教育的需要,学者们开始落实研究感官教育的具体方法。对感官教育有浓厚兴趣的以医生、神职人员及心理学家较多。事实上蒙特梭利的感官教育并不是玛莉亚•蒙特梭利女土独创的,她是接续法国两位医生伊塔(Itard)与塞根(Seguin)的成就从而继续发扬光大的。

  蒙氏感官教育的用意不在于教孩子如何使用感官,感官既是与生倶来的(如果没有天生的缺陷的话),孩子从出生时就开始运用他的感官了,在他的理性尚在沉睡、推理能力尚未发展之前,感官的确是他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。孩子出生未满六个月,四肢尚无法带动身体四处探索周

围的环境之前,他已能用他的眼睛、耳朵、以及嘴 巴开始探索世界、获取知识。他常常把能抓到手的东西往嘴里送,不是因为肚子饿,这是他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;也许他正进行二分法来认识世界:可吃的与不可吃的……等等。等到他开始爬行或行走之后,他的探索范围扩大、帮助他接受更多的感官刺激。所以从出生到三岁人学前,孩子自己已累积了不少的感官经验。但这些感官经验是零碎的、片段的、杂乱无章的。

  因此蒙氏感官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协助幼儿将 这些纷乱的感官印象秩序化、逻辑化,并形成抽象概念。例如,孩子原先所接触的环境中,物体的大小、形状、颜色等是没有准则的,也是没系统的。 他搞不清楚为什么有些人被称为髙的?而比人髙 的树又被人称为矮的?为什么红的东西有时是圆 的?有时又是长的?事实上日常生活环境中很难 找到轮廊十分清晰、干净的标准几何形状,这种种问题对抽象概念的形成颇为不易。而蒙氏感官教具凭借一化、孤立化的特质,将事物的形状、大小、长粗细、颜色等素质有系统地陈列在孩子面前,再配合相关语言、术语的提示,使孩子能理解抽象的概念,并运用抽象概念。当孩子能够比较大小并将物品按序列排放后,也就间接地奠定了学习数学的基础。孩子一再重复 操作这些感官教具,使孩子的分辨力更为敏锐, 成为他探索世畀的钥匙。所以蒙氏的感官教育不仅为训练感而已,更为理性发展,甚至为全人教育铺路。

本文发表于

中国幼儿教育周刊20050324

安科纳国际认证专家讲座


蒙氏感官教育的意义